子宫的大小在整个月经周期中都会波动,这是荷尔蒙变化和怀孕准备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月经周期中,子宫的大小和重量可能会增加一倍,这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在月经周期开始时会感到骨盆区域沉重。
在这篇博客中,我们研究月经周期不同阶段的子宫大小,探索子宫最小点和最大点的测量值和重量。
月经周期及其阶段
月经周期通常持续约 28 天,但因人而异。它包括四个主要阶段(如下所述),在每个阶段,子宫都会发生明显变化,以创造适合潜在受孕的环境。
月经(第 1-5 天)
月经期标志着月经周期的开始,涉及子宫内膜的脱落,这是在没有怀孕时发生的。月经平均持续 3 至 5 天。在此阶段,子宫的尺寸和重量最小。
月经期间子宫的大小因人而异,但一般长度约为 6 至 8 厘米,宽度约为 4 至 5 厘米。至于重量,可能在30 至 50 克之间。这些尺寸表示子宫肌肉的收缩和舒张,有助于将经血排出体外。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测量值是近似值,可能会受到年龄和生育史等因素的影响。
卵泡期(第 6-14 天)
卵泡期的特征是卵巢卵泡的发育,每个卵泡都含有一个未成熟的卵子,为排卵做准备。在此阶段,雌激素会增加,导致子宫内膜变厚,以备可能的怀孕。子宫内膜的生长会导致子宫的大小和重量增加。
到卵泡期结束时,子宫长度约为 7 至 9 厘米,宽度约为 5 至 6 厘米。其重量也会增加到60 至 80 克左右。这些变化旨在为受精卵着床并发育成胎儿创造一个滋养环境。
排卵(第 14 天)
月经周期第 14 天左右, 排卵发生。这是成熟的卵子从卵巢释放出来并穿过输卵管,准备与精子受精的关键时刻。在排卵期间,子宫达到整个月经周期中的最大尺寸和重量。
排卵期间,子宫长度可增长 8 至 10 厘米,宽度可增长 6 至 7 厘米。其重量可激增至约70 至 100 克。雌激素和促黄体激素 (LH) 的增加会触发流向子宫的血流量增加,使其更容易接受潜在的着床。这种增大是子宫适应性以优化受孕机会的一个显著例子。
黄体期(第 15-28 天)
黄体期始于排卵后,其特征是黄体形成,黄体是卵巢中产生孕酮的临时内分泌结构。孕酮有助于维持增厚的子宫内膜,并在受精后支持早期怀孕。
在黄体期,子宫保持排卵时增大的尺寸,长度约为 8 至 10 厘米,宽度约为 6 至 7 厘米。其重量保持稳定,约为70 至 100 克。子宫随时准备接受可能的怀孕,并继续为受精卵提供滋养环境。
在整个月经周期中,子宫会发生重大变化,由于荷尔蒙波动,子宫的大小和重量可能会增加一倍。从月经结束时最小、最轻到排卵期间最大、最重,这些变化对于子宫为潜在怀孕做好准备并确保生殖健康至关重要。
了解整个月经周期中的子宫大小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的生育能力和整体生殖健康。重要的是要认识到个体差异是存在的,任何有关月经周期不规律或生殖健康的担忧都应与合格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员讨论。
参考:
- Prior, JC (2014)。黄体酮用于治疗围绝经期症状 - 黄体酮政治、生理和过早绝经的可能性。《妇产科事实、观点与愿景》,6(2),59–67。
- Seifer, DB、Baker, VL、Leader, B. 和 Taylor, AE (2016)。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触发和“全冻”后的妊娠:大型学术中心的初步经验。《辅助生殖与遗传学杂志》,33(11),1491–1498。
- Munro, MG、Critchley, HOD、Broder, MS、Fraser, IS 和 FIGO 月经失调工作组。(2011 年)。FIGO 分类系统(PALM-COEIN)用于诊断育龄非妊娠女性异常子宫出血的原因。《国际妇产科杂志》,113(1),3–13。
- Munro, MG、Critchley, HOD、Fraser, IS 和 FIGO 月经失调委员会。(2018 年)。FIGO 正常和异常子宫出血症状的两种系统以及育龄期异常子宫出血原因的分类:2018 年修订版。《国际妇产科杂志》,143(3),393–408。
免责声明:本博客提供的信息仅供教育之用,不应被视为专业医疗建议的替代品。请务必咨询合格的医疗保健提供者,以获取有关您健康的个性化指导。